2021

11/21

13:12

来源:

吐鲁番日报融媒体中心

【字体:

访问量:

【民族团结在身边】142个孩子的“送学爸爸”

  •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1日
  • 来源:吐鲁番日报融媒体中心

开栏语:

为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巩固提升吐鲁番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果,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吐鲁番日报融媒体中心于今日起开始刊发《民族团结在身边》优秀新闻征文稿件。

此次征文活动由吐鲁番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市委宣传部、吐鲁番日报社协办。

活动旨在通过征文稿件,全面展示我市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展示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突显出的先进典型,倡导各民族大团结、弘扬社会正能量、积聚全社会共同建设美好吐鲁番的信心和决心。


142个孩子的“送学爸爸”

“我是一名支边青年,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愿意接送村里的孩子上学学文化,有了文化,边疆就能建设得更加美丽!”

“十年间,我接送上学的孩子有维吾尔族56人、回族16人、汉族70人。这142个孩子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跟我特别亲。”

11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鄯善县城东北方向17公里处的辟展镇卡格托尔村,见到了被村民广泛夸赞的“送学爸爸”——赵计付。他用纯朴的话语,讲述了自己送学的初心。

从1992年至2001年,赵计付开车接送全村孩子上下学。冬季,他顶着凛冽的寒风,起早贪黑,每天来回2趟;夏季,他冒着平均4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每天来回4趟。每趟8公里的路程,他一接一送就是十年。十年跑了整整10万公里,圆了142个孩子的上学梦。

卡格托尔村,是一个由维吾尔族、汉族、回族三个民族的群众共同组成的小村庄。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村庄一穷二白,文盲率达到95%以上。

1981年,赵计付等一批江苏青年来到卡格托尔村支边,与老一代支边青年及当地维吾尔族老乡团结互助,共同开启了“勤劳致富、建设繁荣幸福边疆”的新征程。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一些家庭开始梦想让孩子考大学。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赵计付决定把自家的孩子送到离村8公里外、教学质量较高的园艺场学校学习。很快,消息传遍了村庄。

村民纷纷找上门来。“没问题,我来接送!”他一一应承下来。

“我来接送。”短短四个字,赵计付从此挑起了接送全村孩子读书的重任。

赵计付笑称:“不到一年时间,我就多了30多个儿女。”

“我小时候很调皮,一次老师让我叫家长,我不敢给父母说,就求着赵叔叔去见老师。赵叔叔在回来的路上教育我要和同学们和睦相处,还给我买了冰糖吃,那是我迄今为止吃过的最甜的糖了!”已成长为一名人民警察的阿帕尔·恩迪克满含热泪地说。出生于1986年的阿帕尔,是赵计付送学的孩子之一。他从喀什大学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如今,他在喀什已经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感谢赵计付,我的孩子上学多亏他接送,如今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我们全家人都感念他这份情!”邻居李佩信说。

这142个孩子,如今有的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有的回到县城工作,还有一些回到村里从事教师、村干部等工作。

融入了知识力量的村庄,带动了产业兴旺、村民日益富裕。

村里有名的养殖大户钱峰,201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乌鲁木齐市一家公司工作。一年后,钱峰离开舒适的办公室,开始了他的养殖事业。2018年8月,钱峰与同学合伙成立新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年初,他又投资400多万元扩大公司经营规模,经营项目包括种植、养殖、屠宰、精细化加工等。他在致富的同时,带动了一批村民就业增收。

“我的亲人都在村里,我的心也在村里。在农村大有可为!”钱峰说。

一些年轻人还学会了利用互联网增加收入,如惠友斌、王森等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商销售鲜食葡萄和葡萄干,做得有声有色。

如今的卡格托尔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两万元,是1984年(包产到户前)的300多倍!村里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拥有500座温室大棚,村民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许多村民还在县城购买了楼房,全村走上了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文明的乡村振兴路!

来源:吐鲁番日报融媒体中心

http://www.tlfw.net/Info.aspx?ModelId=1&Id=364236


【打印本文】 【关闭】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