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对吐鲁番市政协二届四次会议第22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白克力·吾斯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非遗传承人生活保障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加强资金保障,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能力。2025年,争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114万元,用于对维吾尔医药(沙疗),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坎儿井开凿技艺,柳编(维吾尔族枝条编织)等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争取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20万元,用于对维吾尔族达斯坦和回族宴席九碗三行子等2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目前资金支持及保护传承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争取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费3.5万元,用于7名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补助,目前已拨付至传承人。为规范管理、加强保护传承,市文旅局牵头制定《吐鲁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若干规定》,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断完善非遗保护制度建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加强培训指导,不断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市、区县文旅局通过选派歌舞团、文化馆专业人员下基层开展“鼓吹乐培训”“群文节目创作培训”等非遗专业培训,邀请自治区文化馆、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专业老师,开展技艺传授和创作指导,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培养一批既精通民间艺术又擅长宣传推广的复合型传承人,为吐鲁番非遗保护工作的繁荣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非遗传承人积极性。加强非遗名录建设,认定、公布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5年成功推荐申报3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在开展对17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公布,授予荣誉称号,推动传承人、民间艺人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积极性。搭建宣传展示平台,先后举办第十二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社火巡游,杏花季、桑葚季系列非遗展示展览,“群众村晚”非遗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非遗展,新疆大漠土艺馆、葡萄沟非遗集市研学游等非遗展示展览、非遗研学活动,对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进行宣传,同时为参加活动的非遗传承人提供食宿保障,一定程度解决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生活保障。
四是加强后继人才培养,使非遗焕发新活力。与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学校对接,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研学”等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受众群体,通过研学、兴趣课堂等方式,加强各族群众及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热爱,进一步培养非遗保护传承人传承后续人才,使非遗焕发年轻活力,促进文旅融合。
吐鲁番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6日
联系人:李朋云(市文旅局文化艺术科干部)
联系电话:19190663586